文/爱丽丝·吉
翻译:房小然
2019年,韩峰从上海举家迁至柏林。建立新工作室后,创作了一系列新绘画作品,在此系列作品中,艺术家的画变成了物,通常是其在市里旧货店找到的家居用品,有时则是宗教物品。重要的是,每件物品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模糊、被掩盖、伪装、但并没有被摧毁的历史。它们有些像图腾一样挂在墙上,有些被置于诸如走廊、卧室空间之中,犹如撕开现实的一段裂缝。每件物品的存在彷如幽灵和密码,激发了人们对艺术基本二元对立,如色彩与画布、启示与消解、主体与客体的沉思。
爱丽丝·吉受燃点委托撰写了一篇有关韩峰作品的故事。请点击此处阅读。在撰写文章收集资料时,爱丽丝通过微信采访了韩峰。以下是编辑后的访谈内容。
爱丽丝·吉:你会如何向孩子描述你的这些作品?
韩峰:我会非常详细地为他们描述这些作品的特点。考虑到他们的年纪,我更想问他们会如何描述这些作品。艺术是不言自明的。
爱丽丝·吉:此系列作品的灵感是?
韩峰:如果你家里有地方乱了,无论变化有多微小,你都会感觉不自在,会有一种强烈的不适感。当熟悉的地方出现新的不明物就会产生这种感受,比如将一个小玩具藏在地毯下。
爱丽丝·吉:你是如何创作这些作品的?创作的过程是?
韩峰:用压麻布盖住物品的轮廓,比如一幅旧的全家肖像。然后将画布紧绷,涂上底色,肖像就消失了。
爱丽丝·吉:在这些作品中,你对色彩、纹理、尺寸和形状的运用有怎样的考量?
韩峰:我以房间里的物品为材料,所以在尺寸上维持物品的原样。比如,我说了这句话,但我不想过于修饰它。这句话因为“材质”本身的局限性并不完美。它的特质由材质本身决定,同样也有其缺陷。我并不会掩饰这些缺陷,我突出的是它的与众不同之处。有时,我只会画一半,剩下的一半由时间完成。
爱丽丝·吉:这个项目与你此前的创作有什么关联吗?
韩峰:这个项目是我的创作对熟悉事物的异质性与奇特事物的常规性关注的延续。
爱丽丝·吉:此系列的作品与你此前的创作有何不同?
韩峰:此前,我面前是填满的空间;现在面对的则是空的空间。此前,我要做的是填充空间;现在要填充的是背景。此前面对的是“物”,现在面对的则是假定的存在。
爱丽丝·吉:你期望这些作品激发观众怎样的感情?
韩峰:并不期望观众会产生共情。某种景象通常会激发混杂的感情。或许,可以警醒观众。我希望人们能看到他们是如何认知事物的。
爱丽丝·吉:你的创作受到文学启发吗?
韩峰:我从道家的文化传统汲取了灵感。
爱丽丝·吉:你觉得此次新冠疫情给当下的世界带来了怎样的警示?
韩峰:病毒原本就存在于我们所不知的世界中,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作为一种病毒,主动去接触了病毒,而不是病毒遇见了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