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宏:抖动的方框

曾宏个展

杨画廊(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创意广场东侧20库), 2015.03.07—04.19

2008年,李禹凡基于其1979年的一幅题为《空间规划》(Space Planning)的手稿创作了一组雕塑装置,由一块2.3米乘3米的长方钢板与一块近70立方厘米的石头组成,取名《变形-沉默在首尔》(Relatum-Silence in Seoul)。这块钢板倚在墙上,看上去四边长短不一,形成了挡在视域中的一块不规则的方形剪影,而地面的水平线与墙面的垂直线又将眼前的视域区隔为粗放的网格。

曾宏的画里没有石头,有的是不规则的方框、水平线与垂直线切割出的网格和颜色。方框不是全然规矩端正的,而是像这块靠在墙上的钢板一样,看上去是倾斜的。这些貌似抽象的画,却并非出自抽象的意图,而其实是相当具体的画法。每幅画几乎都被打了好几层底色,每层底色都不同,颜色打得不厚,所以画面背景总透出一种混沌感。扣在背景上的框以黑色勾勒出与旁侧画面空间的边界,再分别仔细地填上不同的色彩。然而就像方框的不规则一样,色彩也是不规则的,颜色里都掺了灰;方框中通常是较浅的颜色,再被分割成无数个小方块,像马塞克,每一小块的颜色在每张画中都相近但又不完全一样。画的表面与完成并非是光滑且华丽的,而是响应方框的不规则展现出一种粗糙的抖动。

这些方框,像是随手往眼前的画面上歪歪斜斜地连了四根线,于是观看的焦点被有意导向这一区域;然而颜色的闷暗似乎并非是在明显地宣称这就是观看的焦点。它像是对画面的一种入侵,通过一丝不苟的机械制图式的网格绘制而成的这些方框,抖出了某种拒绝的姿态。即使线条、形状与颜色乍看都是清晰的,但正因上述种种特质而变得不安。这或许恰是艺术家对“画面为方框”所带着的一种自省。

从《卷帘门》(2009)到《波浪形状》(2010)再到此次展出的《静物》系列(2014),具象的叙述与图案被渐渐吞入这种毛躁的灰度中,曾经粉亮的色彩、明晰的线条与网格不再,画作不同重叠色块上暗含的井字:从《纯黑》(2012)中隐约可见的城市夜景到《红色上的白色》(2013)、《三块白色》(2013-2014)与《白色的形状-2》(2014)等对相近浅色的近乎强迫式的尝试,再到《灰色上的黑色》(2014)类更为坚定的表态式的画面,其创作脉络的演进可谓相当清晰。

那么这些画面演进的背后,究竟潜藏着何种不安呢?三频录像装置《序列》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答案。这是曾宏在工厂拍摄的一组镜头,摄像机被放置在生产机器上,从而摄录到重复的影像。这家曾宏曾工作了八年的工厂的倒闭却恰恰开启了曾宏的职业艺术生涯。他并非是操作机器的工人,长期的绘画训练为他谋了一份在工厂教美术的差事。这段工作经历对曾宏的影响颇为深刻,他写道:“在此,劳动并不是中国式的修行哲学,而是一种商业交换与身体规训机制。在这样不断的重复劳动中,人获得的并非自我的完善,而是不断的反抗意识。”墙面上的旋转尺标投影与叠在推车上的两台显示器都在微弱地试图重塑某种工厂的现场感,抖动的方框、倾斜的线条与闷暗的颜色既是对劳动的规训之象征,亦是对其的认识、反思、重复、习得与反抗。

Zeng Hong solo exhibition view at Gallery Yang
曾宏个展现场,杨画廊
Zeng Hong solo exhibition view at Gallery Yang
曾宏个展现场,杨画廊
Zeng Hong, “Black on Gray,” (detail), acrylic on canvas, 275 x 150 cm, 2013-2014
曾宏,《灰色上的黑色》,布面丙烯,275 x 150 cm,2013-2014
Zeng Hong, “Still life No.8,” acrylic on canvas, 160 x 120 cm, 2014
曾宏,《静物 No.8》,布面丙烯,160 X 120 cm,2014
Zeng Hong, “Red on Blue,” (detail), acrylic on canvas, 160 x 120 am, 2013-2014
曾宏,《绿色上的红色》,布面丙烯,双联,160 X 120 cm,2013-2014
Zeng Hong, “Three White Blocks,” (detail), acrylic on canvas, 275 x 150 cm, 2013-2014
曾宏,《三块白色》,布面丙烯,275 x 150 cm,2013-2014
Zeng Hong曾宏
Zeng Hong
曾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