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轴线

理解的尺度—台泰当代艺术交流展

打开-当代艺术工作站 (Open-Contemporary Art Center; OCAC)

台北中山創意基地URS21(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一段21號)2013年12月7日—2014年2月8日

许家维启程至上海外滩美术馆,为他Hugo Boss亚洲艺术大奖入围所进行的艺术家对谈的前一晚,他与十余位艺术工作者经营的打开—当代艺术工作站正在中山創意基地为他们的自主策划迎接着比以往更多的开幕人群。

才剛從北京回到台北定居的艺术家林其蔚的声音表演《曼谷磁带》为这个计划始末时延逾三年的展览揭幕。由艺术家递出绣着一连串字音的缎带,观众将缎带一圈一圈向内送至人群的核心处。人们持带复诵的声音隐隐挟带着各自的腔调,层次被慢慢堆出来,散去时也是缓缓的。

包括其蔚在内,参与计划的31位艺术家(组)是这个艺术家营运空间的成员或朋友。他们在两年间陆续被送往彼此居住的地方。这种帝国边陲的交流在方法上也有别于西天中土计划的后殖民论述框架:策展人jiandyin(Pornpilai and Jiradej Meemalai)以及参展艺术家往往选择用感官作为交流的方式;像是Sakarin Krue-On的五频道作品中,便有一台小电视呈现他比手画脚向豆腐师傅学习制作豆腐。策展人Jiradej说,Sakarin当时从记忆找了一门味道,便是国民党带至泰国北部的豆腐。屏幕里,影像的浅焦对准了培养在豆腐上的霉菌丝,棉絮般的白网便因缩时摄影随制程呼吸般起伏。一旁萤幕中极美的牡丹花特写,是另一个师傅用中文讲解临摹牡丹花工笔的影像对应物。

後方的屏幕中是位来台求学的学生访谈,他所来自的美斯乐(Mae Salong)住了许多泰北孤军的后裔。Sakarin让工作人员直接访问。他则退居一旁,十分笃定眼前的中文对话是个富饶的故事。包括许家维去年到回莫村(Huai-Mo village)所拍摄的作品在内,泰北的文化线索是这个展览中一支重要的地缘背景。在这以村子为名的单频道录像中,一个换了四次名字的国民党情报分子留在深林中带着一大群孤儿。其中,年纪最长的姐姐负责访谈,而由其他小朋友操作的多机拍摄,让我们看到背景的旧教堂,以及夜间各人专注的神情。如果人们对许家维在上海外滩美术馆三楼的展览陈列还记忆犹新,特别是其中一层藏一层,相互交织、指涉的复杂故事线头,那么,也许你对这个由密切合作、许多艺术家自主交流建立起来的庞大罗网便不会太陌生。

才在去年的台北双年展展示过平时工作室中大量拾得物与bricolage的叶伟立(工作室有个诨号:「古董级垃圾研发公司」),便是说明这次交流的自发性的好例子。伟立在去年于泰国的交流展中所发表的《仙迹》,是与泰国设计师Jutamas Buranajade和Piti Amraranga合作的成果,本次再发展成为《仙迹#5》。在它一旁,还有今年他与策展人Kritsada与艺术家Suwicha Dussadeewanich兄弟档共同尝试的另一个计划。这些朴素的材料在两边往返的期间,像是即兴演奏一般,不断变换它的外貌与结构。据艺术家说,无论是心意相通的合作,或者误解屡现的合作,归到作品完成时,它们之间居然是如此的平等。

这种奇特经验的描述看在熟悉打开—当代艺术工作站团队的人们并不陌生。实际上,就连工作站的空间本身,都曾在这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迁址到曼谷的中国城(共六个月),而成员们则两地来回。真正说起来,这次交流计划的指导原则并不是组织,而是卷入。一些朋友在开幕的场合看得出来很是激动:它们在合作的岔路上每每被不期而遇的事件引领。就像是叶伟立作品标题「仙迹」后面的「5」所提醒的,作品每一次降生在下个展览场地,都像是投了一次胎,有各不相同的组合与版本自不奇怪。也因此,许多人谈到这个展览时往往都同意:众多影像与装置未能言明的叙事,还有赖一个身在这个旅程中的人带领才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