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交易的“超市化”:国际拍卖行在香港因何纷纷增设画廊?

恰在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掀起的香港艺术之周之前举行的城中首个中国古代情色艺术展览“愉悦满园——贝氏中国古代情色艺术珍藏”,在短短半个月内吸引了数千人入场参观。展览主题的特殊性吸引了大量关注,引发热议。这个美术馆级别的展览不仅内容极具突破性,而其所在的一个超过1500平方米的巨型艺术空间本身,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已实属罕见(相当于占据整个毕打行7楼的高古轩画廊面积的三倍)。在此展览之前,这个艺术空间已在不足两年的营业时间里举办过11场展售会、3场非销售展览,12场拍卖以及专家讲座等活动。从严格意义上讲,已超过、或者说模糊了画廊、美术馆、拍卖行之间的界限,这正是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的存在意义,同时也昭示了当前数间国际拍卖行不约而同、迫不及待的发展方向——融合私人洽购、季度拍卖、艺术教育等多重功能为一体的超级艺术经济实体。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其又将对艺术市场带来怎样的冲击?

直到2016年之前,苏富比艺术空间内的活动日程表都已毫无空档。对于展览内容的选择上,空间策划总监李安琪女士表示,“在适当的时间我们会选择做适当的展览,如季节性,希望能从我们的策展角度为观众一种不同的艺术感官体验。或是一些香港罕见的展览。”展览开幕五天已吸引逾两千人参观。与苏富比在纽约、伦敦的S|2当代画廊品牌不同,香港空间的品味与亚洲藏家的需求相对应,涵盖更多层次与角度,同时也是对于新兴市场的探索与培育。

相较于传统的“白立方”式画廊,苏富比艺术空间采用了可灵活移动的空间分隔设计,与苏富比期冀容纳多重身份的初衷相得益彰。提供的多渠道、多平台的展现模式弥补了拍卖行的传统春、秋两季拍卖之间的长期空白,与此同时,更将私人洽购业务从一个神秘的幕后推向曝光度更高的平台。紧随“愉悦满园”的是中国新生代艺术家宋易格个展“它的国”。直接在展售会上推出一个暂时还没有代理画廊的青年当代艺术家,与普通画廊的运作模式与直接目的显然有所不同:传统艺术经纪人为艺术家的长期职业生涯考虑,可能会选择他们信任的、不会短期内易手的藏家而非出价最高的一个。正因为如此,拍卖行的画廊业务可能为艺术家造成的身价泡沫也成为许多艺术经纪人的潜在忧患。

同样位于太古广场的保利香港旗下的“保利艺术空间”于去年3月启动。与苏富比画廊模式不同之处在于,保利香港与内地画廊的紧密合作:如在2013年11月举办的展览“亚洲不安之旅IV-亚洲年轻艺术家作品展售会”以及今年5月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同期的“循踪喻怀 – 洪凌个展”分别联手星空间与索卡艺术中心举办。而去年保利的北京秋季拍卖预展也曾在此展出,对于保利香港作为北京母公司的业务拓展作用可以得到更好地发挥。担任香港艺术门画廊总监之一的孔嵘认为,“拍卖行拥有资本、用户群以及品牌。一个全年开放的空间是在一年两次的拍卖高峰之外丰富交易多样性以及吸引新客户的有效方式。”

Ribbing-Cutting Ceremony of The James Christie Room Opening
佳士得香港开幕剪彩

5月8日正式开幕的邦瀚斯香港拍卖场,也选址于太古广场,设置艺廊。日后邦翰斯的所有拍卖都会在这一空间内举行,无须再租用临时拍卖预展场地。不远处的中环历山大厦22楼也在三个月前迎来佳士得艺廊的开幕。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高逸龙(François Curiel)如此评价道:“我们欢迎藏家及艺术爱好者常来参观,并期望佳士得艺廊成为香港佳士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独立一体的画廊不同,国际拍卖行艺术空间在组织展览的过程中,可以咨询遍及全球的各部门专家,从而可触及的专业领域范围相对画廊广泛,从而得以呈现更加多样的展览类型。这一点完全体现在佳士得艺廊的开幕展览 “美艺菁华”中:不同类别的艺术品来自私人洽购类别,其中部分展品只供展览,其余展品将于香港、伦敦和纽约举行的拍卖,因此该展览亦兼拍卖预展作用。展品包括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中国书画、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珠宝、名表、战后及当代艺术,以及印象派及现代艺术等多个领域。虽然展品质量上乘,但也显示出策展主题的模糊——明显不能以此作为衡量拍卖行可呈现展览的标准。

以上几间国际拍卖行在香港纷纷开办画廊空间的举动是对于亚洲艺术市场激速发展的及时反应:艺术空间的设置已不单是从属于拍卖行的单一从属部门,更多显现出拍卖行自身结构调整的方向,将艺术市场内曾经提供较为单一服务的个体——如画廊、美术馆、艺术院校等——融合并立的尝试。以画廊为主的一级艺术品交易市场在亚洲实践着与欧美不同的规则,这也使得拍卖行负担起为亚洲藏家“确立”价值的责任。国际拍卖行拥有常设展览空间,在西方已然成熟——如佳士得在伦敦、纽约和巴黎均有设置“James Christie Room”,其中展览不断,拍卖也不仅局限于春秋两季。针对不断扩大的亚洲藏家规模及兴趣范围,“超级市场化”趋势无疑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战略措施。香港艺术顾问Jehan Chu表示,“对于画廊而言,这一打击并不仅仅来自拍卖行,也同样来自于选择在拍卖行画廊做展览的艺术家。拍卖行是在巩固自身利益,其实力是大多数画廊难以望其项背的。”

拍卖行在重新定义自我的过程中,也对上述业内其他角色提出了身份质疑甚至挑战:正如超级市场的出现对于零售业的巨大冲击一样,这一改变也将重写艺术市场规则。

New Ink show at Sotheby’s in June 2013
苏富比: 2013年6月之「七十後:新水墨——怡情齋收藏展」
Yayoi Kusama show at Sotheby’s in May 2012
2012年5月舉行之「草間彌生——花兒在我心中為香港綻放」展售會,是『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的揭幕活動之一。
Andy Warhol show at Sotheby’s in September 2013
苏富比:2013年9月舉行之「沃荷:色彩的旅程——安迪•沃荷(Andy Warhol)作品展售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