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 Ueno

上野掯:耶利哥城之口

中间微型美术馆(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中间建筑园区,100195),2014年7月5日

《耶利哥城之口》的作品背景源自圣经故事,圣经中的耶利哥城墙虽坚固无比但没能抵挡住犹太人吹着号角围城的那七天,城墙最终被声音震毁,犹太人鱼贯而入。也许是因为这个故事最早记载了“声音”,艺术家上野掯(Ken Ueno)把它改编成为一个现场表演的声音装置作品。

表演的场地是在中间微型美术馆,更准确的说它是在与中间剧场(专门为演出提供场地)连接的延伸部位,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室外的“剧场”。表演前上野掯把提前录制好的“呼麦”以及其他吟唱声音一直随机循环播放,声音时断时续,夹杂着间歇的停顿与电子设备的干扰声,紧接着艺术家便开始了长达一小时的声音现场表演,这时的上野掯手握话筒独自发出低沉的吼声并保持着一个姿势,像个侠客一般站在中间微型美术馆高高的台子上鸟瞰台下的观众,他发出的这种声音是经过技术训练的泛音、多声(复合音)、重金属超低音、循环发声、呼麦、超高或者超低音阶的吟唱,没有任何旋律和节奏。当“吟唱”进行到一半时,这个冗长沉闷的作品便使失去耐心的观众开始躁动和闲聊起来,与此同时艺术家则逐渐进入到一种无我之境,至身体会着时间的流转和温度的软硬。而在参与的观众那里作品从“观看对象”瞬间转变成为一个聚会似的“背景音乐”,意义也被同时消弭。

一个小时的“时间”在声音的裹挟之下显得异常漫长,艺术家将发出的声音与中间微型美术馆这个“水泥音箱”不断产生共振,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很像是电脑音频播放软件中所设置的单曲循环或是随机循环。而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可以随时选择播放的顺序甚至是音量,观众却在这个作品中成为一个被动的旁观者和接受者。这一点和其他艺术家在处理作品与观众的关系问题上有所不同,例如2009年汪建伟在作品《时间•剧场•展览》中设置的投影仪在最后一分钟忽然将镜头转向观众席,使观众成为作品最后一幕影像,当观众看到自己的形象投射在屏幕上并和作品真正的“融为一体”时,谁是观众?谁又是真正的表演者?与之相反,在《耶利哥城之口》作品中,虽然有观众的存在,但并不是这件作品完成的必然条件,某种程度上说作品和观众有着某种刻意的分离,艺术家也始终保持着和观众的距离,如果不是作品的表演场地离市区太远的话,可能在作品进行半小时中就会有人陆续离场,对于接受这件作品的人来说也可能一个“局部”就足够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