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ST画廊(新加坡吉尔曼军营艺术区#01-02,108932), 2013年1月18日至2月24日
FOST画廊刚刚进驻吉尔曼军营艺术区,位于一条小路旁不远处。在其紧凑的空间里正在举办的是艺术家曾凯丰(Chun Kai Feng,生于1982年)的首个个展。曾凯丰在当地已经有些名气,去年他参加了在新加坡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新加坡展:未来的证明”(The Singapore Show: Future Proof),其中他的作品《¥€$》通过视觉的方式指向了新加坡赌场的负面影响。2009年,他以装置作品《周一到周五他都很满足,但周日他爱上了痛哭》(He’s Satisfied from Monday to Friday and on Sunday He Loves to Cry)获得了新加坡艺术展览奖。这件作品同样采用了类似电影场景的模型——一个微缩版的工作间(标准办公桌、椅子、文件柜、一部白色的笔记本电脑),这些单色家具和物品映射了当代人们的精神生活。
新加坡艺术展览奖慷慨提供的5万新元奖金达到了“物尽其用”的效果,为他耗时三年准备的此次个展提供了支持。但这次的展览气氛则与上次的截然不同:灰色的微缩陈设被数件雕塑所取代,每件作品形制各异的外观引起观者的注意。展览通过特定物件而关乎时间的问题,和那些“乌有的”地方(或许矛盾地)有关,例如7-Eleven夜店之类,或者地铁站里的栏杆。这样的栏杆扶手被不知多少人触摸过,但由于太司空见惯而很少被人注意。
《日出之前》(2012)是件方形的作品,四个角都经过了圆化,其表面采用了补色颜料(黄、橙色与品蓝色)——常见于车身的色彩搭配。作品的名称就是根据中间的那个圆形,这个圆没有什么明显特征,为两个大小不一的半圆形组成,上部的半圆为实心,下部的为空心。它旁边的另一件雕塑名为《图腾》(这个名字听上去毫无新意,但却恰如其分):五个路桥支架似的东西垒成了一个塔形,因此,无论是从创作还是从意义上都涉及到重复与等同的主题。作品看起来像一座祭坛,或者说带有某种不可名状的古典风格。在被墙隔开的另一侧的窄小空间的顶角里展出着两件名为“夜生活者”(1号和2号,2012)的作品。两件作品都采用了LED冷光,它们看起来像我们熟悉的7-Eleven的标牌,但其中红色和橙色的条却被颠倒了过来,就好像一个字的左右偏旁换了下位置,但依然可以识别。
有意思的是,作品《和那件一样》的确和香港艺术家王浩然(Adrian Wong)的那些雕塑如出一辙,也是将当地城市的室内物品重新翻制,去除了我们对于这些物品的一贯认识,使其看上去如同雕塑一样。《和那件一样》(2012)是普通的电线基架的翻版,挂在黑色墙上的简洁的冷光霓虹灯取代了具有功能的电线格栅。
展览前言里写道:“曾凯丰所呈现的是与过去未来的相遇”——这听起来并不太通顺。艺术家总的思路也许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在与审美有关的新“时间”和地点,重新处理那些城市的零件。他显然十分清楚,这些作品的原型最初也并不存在,既无处可寻,又无处不在,但也无人不知。以此,在这些作品中,场所(或者说安设)与非场所就奇特地紧密结合在了一起,那些来自别处的现成品就和作品粘合在一起,出现在画廊中,成为审美的对象,但依然保留了短暂并易被忽视的鲜明感觉。在时间上,易被忽视这种感觉的视觉效果近似于短暂的一瞥,并且与艺术环境所期待的深思之“凝视”发生融合。
展览上这些一尘不染而自信十足的形式似乎流露着一丝冷漠,也许这和他之前关于当代都市生活消极面的作品有些后续关联。曾凯丰的能力毋庸置疑,这些独特的雕塑也触动了观者,加之展览的精心策划,使曾凯丰本人和FOST画廊在新加坡艺术界的地位得到了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