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达、林欣艺术项目——后机器:想象HOLOS

武汉K11艺术村(武汉市东西湖区常青花园中央商业街二号楼)

2016年4月16日到2016年7月10日

关于术语“HOLOS”,展览前言如此描述:“所有人的集体智能、所有机器的集体智能、自然界的智能相结合形成的整体以及出现在这个整体中的任何行为,这一切就是霍洛斯(HOLOS)”。于武汉K11艺术村举办的“后机器”并非致力于呈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创新可能,而聚焦于人与机器之关系。

新媒体之“新”,早已不再是与传统艺术之旧的一种对抗,而延伸至机器人学、生物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的科技领域。《机器的自在之语》是郑达及其团队“低科技艺术实验室”制作的一件互动LED装置。面对这件拟人化的机器,或许:电子乐是其脉搏、心脏的跳动声,而LED闪烁时生成的图案则体现了其言说的方式。在这,音乐的快慢、强弱影响着LED。作为一件互动装置,观者可以通过金属传感器来与其直接交流,即机器可根据人心跳的快慢做出相应的回答——有点儿类似于心电图的生成原理。在科技广泛作用于生活的今天,技术媒介,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已于社会互动之中成为一种自然的存在。而郑达在层层相套的巨型框架中放大了科技之于生活的介入感。无论是音乐的播放顺序还是LED的闪烁,均为随机运行,这种“不可预测”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创作主体于作品中残留的痕迹,机器达到了一种“自行言说”的效果。相较于《机器的自在之语》,林欣《错误的程序》显得“低调”许多。通过将天然矿石的外观数字化并采用个人编写的BUG代码对其改造,肉眼无法看到的程序缺陷得以转换为可视的图像及实体模型。在她看来有碍完美的BUG是程序特有的性格特征。在这两件作品中,基于程序编码的创作手法,似乎赋予了作品“成长”的可能。艺术家放弃了对作品最终效果的设计,而任其发挥。

郑达,《机器的自在之语》,互动LED装置,2016
郑达,《机器的自在之语》,互动LED装置,2016, Zheng Da,
郑达,《机器的自在之语》,互动LED装置,2016
林欣,《错误的秩序》NO.2,电子影像装置,2016
林欣,《错误的秩序》NO.3 ,电子影像装置,2016

《生理反应》聚集了1200个PC冷却风扇。凭借扇叶静止与运动的两种状态,郑达赋予作品一种看得见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感受到风扇运作时的气流,听到近乎于噪音的嗡嗡声,也能够看到暴露于装置身后的凌乱的电线。无论如何设计包装,机器依旧是工业化产物的事实,得以强调。与之相反,在林欣三屏数字动画《有风的空间》中,机器拥有人们易于接受的拟人化外观。虚拟世界气流之强弱因机器人身体的有序碎裂而得以感知。

新媒体于今天,已逐渐成为艺术创作之“高等”的代名词。艺术家于科技领域的探索,有为找寻到一种更加符合创作理念的载体,也有为利用新兴媒介自带的“光环”来打断创作上的止步不前。二人更多地视媒介为信息的载体,而非简单的工具。郑达唤起了我们因技术于生活中的自然存在而逐渐失去的敏感,林欣则以虚拟世界作为个人之于生命、自然的情感投射。

郑达,《生理反应》,动态声音雕塑,2016, Zheng Da,
郑达,《生理反应》,动态声音雕塑,2016
郑达,《生理反应》,动态声音雕塑,2016
林欣,《有风的空间》NO.2,三屏数字动画,2016
林欣,《有风的空间》NO.2,三屏数字动画,2016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