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忘录I”, 群展:陈督兮、高磊、顾颖、何翔宇、李姝睿、刘任、刘辛夷、陆扬、王强、杨健、翟倞、张如怡、周思维
空白空间(北京朝阳区机场辅路草场地255号 100015)2013年03月09日 – 05月05日
此次展览的名称作为这些作品的注解再合适不过了,“备忘录”有标记、记录和提示的意思,使这些作品不至被遗忘。对于代理画廊而言,这个意图令人不解,因为展示,并让观众对这些作品产生印象本是画廊分内的事,但对于年轻艺术家而言画廊更应该如此,毕竟他们的创作事业正处方兴未艾之时。
展出的13位艺术家的作品清晰无疑地体现了空白空间的理念倾向和价值分量。其中的很多作品都趋向空寂简约,有些甚至快要消融在了白色的墙与地中。例如,《海粒》(2013,刘任)是在地板上用盐堆积成一个长方形,上面撒了一些表面进行涂绘的小方块。在这件作品旁的墙上,李姝睿的作品《十三个三角形》(2010-2011)颇有韵律,艺术家将非常淡的绿色运用到木头上,并将这些形体巧妙地拼合起来。她所追求的不仅仅是色彩,而且是对光的表现,这些三维作品有力地表达了另一种秩序,或是一种抽象的思路,我们将来定会看到更多这样的作品。周思维的《日出12》(2013)仅仅是由蓝、白两张纸构成的作品,上端用文具铁夹固定,下端卷曲,而关于作品标题的联想则是来自于折叠处产生的阴影。与之相比,展厅入口对面,玻璃柜里何翔宇的《美国独立宣言》(2012)则更为侧重现实及其残留的问题——作品是在可口可乐残渣纸上的书写,不知这件作品是否和他今年要前往美国有关。
继续参观我们会发觉,那些小型作品,特别是当布置得当的时候,也另有一番风景。在张如怡的那些裱在木框里的综合材料作品(《40, 42, 45, 44, 47, 43》,2012)中,仙人掌被画在了铅笔网格上,背景为浅黄或粉红色的几何图案。在其附近的墙上悬挂着几张袖珍铁桌,其中一张靠近地面的桌子表面仿佛被仙人掌刺穿,令人心生好奇。
展厅后部的那些作品更引人注目,当我们靠近时其运动、声音和色彩变得愈发强烈。王强的作品《讲故事的人》(2012)描绘了一个坐着的人,他的手、脚、头部以灰白格图案填充,十分怪异。周围密集的植物也显得苍白阴惨,在画面强光照射下,以至我们无法看清前景处的叶子,反衬得画面左侧的那些叶子泛起了浓重的青绿。在这个人与植物之间,以及这些植物背后是一片纯净而超然的漆黑。展厅中央的影像棚内播放的是陆扬的重口味作品《兽化》(5分钟,2012),尽管这件作品看起来很时尚,但却依然保留了她特有的凶残-生物审美特征。
展览最后一面墙上展出的是高磊的作品《S-1, S-2, S-3》(2013):三件综合媒介组成的作品安装在有机玻璃后面(让人联想到了“保护”与“检验”)。尽管在这里并没有对展出的所有作品逐一道来,但总体而言,观者可以通过“备忘录”感受到艺术家们积极的努力,展厅当中弥散着的实验味道并无傲慢自大之感,反而愉悦地消解了我们的观看“常态”,因此值得记录。